據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所數據,中國每年糧食浪費量約為1.35億噸。很多人談到食物浪費,第一時間會想起點菜不打包的行為。但它們并不是我國食物浪費的主力軍。在我們看不見的食品生產線上。一根胡蘿卜平淡一生通常是這樣的:出生開始就努力生長,立志成為餐桌上的“迷你小蘿卜”。努力的孩子永遠是幸運的,一天它突然得知,自己改造成“迷你小胡蘿卜”的夢想馬上就要實現了。但不是所有故事都有完美結局。最終因驗收時身體長度比標準短了1mm,從此跌入谷底成為垃圾中的“尸體”。
與大家分享這個故事只是千奇百怪食物“非正常死亡”的一個很小縮影。有的食物死于滯銷、有的食物死于運輸和儲存?!氨恢\殺”的風險貫穿食物的整個生命周期中。食物們無法說話,那我們人類是不是可以代它們發聲?10月28-29日,基于雙方一直以來的長期合作互信,由綠洲盛食社食物銀行與萬博宣偉聯合發起「食物葬禮」將空降上海。
值得一提的是,萬博宣偉與綠洲盛食社食物銀行,此次特邀藝術家夏誠安,以一種“大道至繁”( more is more ) 的過剩美學,為「過剩食物」呈現一場前所未有的葬禮。在這場「食物葬禮」中,你可以從食物的視角,作為它們的朋友、家人、愛人,感受它們所經歷的一切,聆聽它們的絕望,并真正銘記這8位無辜的受害者。因為,若我們不真正停止食物浪費,這場葬禮將每天都發生。
本次展覽將致力于通過先進數字化技術、先鋒藝術手法,緬懷紀念8位本來應該在餐桌上大放異彩卻“死于非命”的食物,辦一場真實的“葬禮”。在活動現場,我們設置了遺體告別、上香、緬懷、食品生前控訴回放等互動環節。隨著展覽進程的推進,你可以透過食物的視角,感受到它們的無助、弱小、不甘、彷徨。
死去的食物我們寄追思,活著的食物朋友們尚需拯救。在給 “非正常死亡”食物最后的體面告別后,我們還期望將食物的靈魂超度。在二樓的“食物天堂”,我們會展示出食物銀行在臨期食品處理技術和商業上所取得的成果,以告慰已死食物在天堂的英靈。我們更希望我們的行為給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,讓民眾以身作則,讓企業治理提升,別讓“食物葬禮”再次舉辦。
萬博宣偉攜手綠洲盛食社食物銀行,向社會各界正式發出邀請——2023年10月28-29日10:00-19:00,一同來到上?!50創意園區·Brownie Project Gallery,共同聽聽食物們的心聲。
評論